English

科普图书,如何催生精品

2000-07-12 来源:中华读书报 □李亚平 我有话说

科普图书的出版,渐渐“热”起来了。据调查,全国560多家出版社,目前有一半以上都在出版科普图书。相当一批图书,如《第一推动丛书》《科学大师佳作系列》《金苹果文库》等,受到了读者热烈欢迎。但也不能不看到,仍有不少科普图书,其中不乏多卷本的丛书、套书,一面世就遭逢冷遇,沦为积压产品。同是科普类图书,何以有的长销不衰,有的却受到读者冷落?原因无它:读者渴盼精品,拒绝平庸。

一部平庸粗糙的科普书,虽然不像宣扬愚昧迷信的“伪科普”那样误导读者、贻害读者,但至少是浪费了大量的出版资源,也浪费了读者的大量时间。因此科普出版中的粗制滥造现象,实在应该予以谴责。同时,出版界应该切实树立精品意识,实施精品战略,并认认真真地探讨如何推出科普精品。这里我愿谈谈我的粗浅看法,希望能有抛砖引玉的功效。

出版精品科普图书,一是要精心策划选题。选题要有创意。不少专家和读者认为,时下的科普图书,介绍科学基础知识的多,跟踪高新科技发展的少;罗列知识点的多,传播科学方法、科学精神的少。现状确是如此,这反映了我们的出版人创新能力的不足。其实,科普出版的目的是让公众理解科学:不但要让公众了解科学知识,还要让公众掌握科学方法,理解科学精神;更要让公众知道科学对社会的影响,包括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和负面影响。因此,科普图书的选题创新还是有很大空间的。出版人应通过对大量信息的分析、综合,了解当代高科技的最新进展,了解读者的阅读心理和潜在的阅读需求,以及同类书的出版状况,从而形成自己新的选题思路和选题特色。

二是精心物色作者。作者的作品是出版的源头和基础。没有高质量的科普书稿,出版精品科普图书便是一句空话。

科学家尤其是著名科学家,当然是科普图书作者的首选。他们有精深的专业知识,有长期的科研经历和丰硕的科研成果,许多科普精品和科普经典是由他们写成的。如达尔文的《一个自然科学家在贝格尔舰上的环球旅行》、法拉弟的《蜡烛的故事》、爱因斯坦的《物理学的进化》,近年史蒂芬·霍金的《时间简史》等,都是享誉世界的经典科普著作。但著名科学家大都担负繁重的科研任务,很难有充裕的时间构思、写作科普作品;也有的缺乏通俗化的写作技巧,作品难于被公众接受。据悉,一家出版社在组织两院院士写科普的过程中,写出来的书稿约有三分之二不合格,便是一个例子。我以为,出版人应当把目光更多地投向科普作家。

科普创作活动,是一种艰苦的创造性劳动,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,不是人人都能从事的。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、生活积累和感情积累,是写不出好科普作品的。事实上,真正优秀的科普著作,也大都是由科普作家写成的。例如儒勒·凡尔纳,他被著名航天科学家奥尔科夫斯基称作自己“一生的总导演”;再如阿西莫夫,一大批杰出科学家认为“他和我们知道得同样多”。

编辑出版者应当与科普作家保持经常的沟通和联系,和他们建立感情,了解他们的专业特长、知识结构和创作动向,这样才能在某一特定的选题确定之后,为某一科普图书找到一位最好的作者。

第三,是精编精校。目前,出版界有些同志片面地认为,只要有了好选题,又能快速出书、快速推向市场,就能取得丰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,因而不重视编辑加工和校对工作。部分编辑甚至不审读,不加工,连明显的错别字也不修改,只在原稿上标注一下字体字号就匆匆发排。基于同样的浮躁心态,校对次数也减少了。这种违背编辑出版规律和“三审三校”规范的做法,导致一些差错率过高、编校质量不合格的图书流向市场。这也是“精品难出”的重要原因。

作为科普图书编辑,还要在精通某一专业的基础上,努力拓宽知识面,不断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。这样才能驾驭书稿,鉴别书稿,对书稿进行正确的选择和加工。

第四,精心设计科普图书的封面、版式。要有精美的插图,还要精心印制。这是因为,与一般图书相比,科普图书更应重视装帧设计和照片、插图。当今科普图书中插图和照片越来越多,所占比例越来越大,色彩越来越丰富,已经成为一种潮流。这首先是由于科普图书普及性、通俗性的内在要求,而图片当然比文字更形象、更生动、更直观、更易懂。国外一位科普作家曾经说过,一张图片胜过千言万语,足见图片对于科普读物是何等重要了。其次,图书进入市场就是一种商品,商品的包装也是不能稍有疏忽的。许多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,往往会被它的精美包装所吸引,产生购买和阅读的兴趣。

愿我们的出版人与科普作家、科普美术家携手合作,推出更多的精品科普图书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